|
象雄文明是吐蕃之前青藏高原的重要文化时代,但它却很少被提及,其独特的意义长期被忽视。
根据汉藏文献的记载,在西藏西部被吐蕃征服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长久占据这一地区的是象雄文化。曾经以西藏阿里为中心的象雄文明从相当古老的时候就向四邻开放,在古代中国与西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深深地影响着吐蕃及广大的周边区域。从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文明起源的认知看,象雄文化很可能承载着亚洲精神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内涵。
象雄在西藏古代历史上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西藏是连接东亚、南亚和中亚的中心,以西藏西部地区为统治中心区域的象雄王国,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依托便利的地理与交通条件,沟通了古西藏与外界的联系与交往,从而成为西藏古代早期的文明中心。象雄文化以西藏阿里作为高原的西大门,北上与新疆帕米尔高原相通,南下与南亚的尼泊尔、印度等国相联,西面通过克什米尔可抵中亚。
象雄故地存在着一条古老的通道,沟通着西藏西部与外界的文化联系。这条穿过“高原屋脊”的古通道的开通,至少已能上溯到距今约上万年前(西藏史前的旧石器时代)。从西藏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的通道可能有两条:一条经过藏北草原到达青海地区,然后进入丝绸之路主干道;另一条出西藏阿里地区进入克什米尔进入中亚通道。从西藏通往内地的道路更是连接藏汉以及多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象雄的文化、经济在远古的时候通过这些陆路“一带一路”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融通。
现阶段,加大对西藏古代象雄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发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对澄清历史误区、追寻西藏和藏民族文化的真正根源,对提升包括藏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影响,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以及优化治藏固边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象雄文化的地理概念
象雄藏文含义为“大鹏鸟的故乡”,汉籍中称之为“羊同”或“杨童”,羊同分为大羊同和小羊同。象雄文化在亚洲精神共同体历史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曾经非常重要,它不但汲取欧亚大陆各大文明的营养,也反过来对周边其他文明产生影响。最早的象雄可能是一个区域文化地理概念,在远古的疆域上是模糊的,很可能是接受同一种文化体系——象雄文化圈体系的部落结盟形成的国家。由于西藏地处东亚、南亚、中亚乃至西亚、欧洲的枢纽,实际上在久远的年代便早已成为连接欧亚的东西通道了,丝绸、麝香、食盐、皮毛等是象雄人经营的大宗商品,同时也是象雄文化传播的媒介。随着不同种族的迁徙和文化交流,经过高原区域共同的文化涤荡与创新,以阿里为中心的冈底斯山象雄文化圈的逐步形成,一个共同精神文化体的形象得以在这条古老的通道上传播出去。因此最早的象雄应该是一种以共同的文化信仰来支撑的部落联盟形式的文明,没有具体的疆界概念。后来随着堡寨等国家初级形态的出现,象雄国的概念具备,象雄文化达到鼎盛,产生了象雄文明。但那时的象雄是分为三个中心控制管辖不同区域的,没有完全达到帝国的概念。随着象雄文化与中原文化联系的加深,在吐蕃之前,该区域便与中原建立了官方往来。
由于文献缺乏,学者们一般把象雄文明的存在年代推断为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7世纪,这一时代推算符合今天考古所发现的象雄墓葬的时代范围。象雄是吐蕃王朝崛起以前青藏高原最大的部落联盟式国家,产生过极高的远古文明。象雄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象雄文。象雄是古代横跨中亚地区及青藏高原的大国,并经历了较有影响的十八代象雄王朝。象雄鼎盛时期,曾具有很强的军事力量,治辖疆域十分广阔。据著名学者尕桑坦贝见参(skal bzang bstan pvi rgyal mtshan)所著的《世界地理概说》(vdzam gling yul bsbad)及其它历史研究学术记载,象雄地域分三部分:里象雄、中象雄、外象雄。
里象雄是在西藏冈底斯山西面三个月路程之外的波斯(Par Zig)、巴达先(bha das shan)和巴拉(bha la)(巴达先和巴拉大概是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一带)即现在属于巴基斯坦、阿富汗等的一些地方;以今天阿里(阿里仍沿用了古象雄时代的地名)穹隆银城为其政治和文化、经济中心。中象雄是在西藏冈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东与吐蕃接壤。以今西藏那曲的当热穹宗为其政治、文化和军事核心。外象雄是以琼波六峰山(khyung poristse drng)也就是今天的西藏昌都的孜珠山为中心的一块土地,也叫松巴基木雪(sum pa gyim shod),包括三十九个部落,北嘉二十五族(rgya sde nyer lnga),这是藏地的安多上部(am do stod)、康区(大概是青海和四川的部分地区),即卫藏与象雄之间及朵康(四川嘉绒)等地方。
也就是说按照今天的地理划分及西藏象雄文化遗迹考察,认为象雄的历史疆域应该是西藏西北部包括现在的阿里地区以及那曲地区的西部,日喀则的吉隆、仲巴和萨噶县,包括拉达克和今天的印度与尼泊尔北边的一小部分,西边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尔提斯(今天巴基斯坦东端),北边包括广漠的羌塘草原即今那曲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南部,东边基本上以长江为界,到达今天那曲地区东部和昌都地区北部,在一些史籍中甚至把黄河源头地区和澜沧江、长江的上游(含今甘孜州西部)统计于“外象雄范围”。
二、象雄文化涵盖的内容
象雄文化是集草原文化、欧亚大陆文化、青藏高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它包含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丰厚的内容,是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并承载着亚洲文化精神共同体的重要意涵。象雄文化具有包容性、创新性、和谐性、发散性的特点。
藏族先民认为他们是象雄的庶民。藏族的先民曾经驰骋半个中亚,与波斯、阿拉伯、突骑施都产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亚历史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广阔的藏北草原为象雄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象雄文化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属时代等重要而完备的发展期。在象泉河上游地区联合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表明,当时象泉河流域适合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并曾经实现过经济上的繁荣。当然由于阿里地区自然资源匮乏,大多数墓葬出土的物品并非本地生产,而是来自于周边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甚至是更为遥远的新疆、中亚和北印度地区。经济往来使得阿里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融合成为象雄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象雄文明中综合展现,各显价值。众多文化的交汇又进一步促进了象雄文明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象雄文明通过象雄特殊的时空位置和历史契机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即使是佛教的起源也受到了象雄文化的深刻影响。
象雄文化是西藏文化的根系,其核心是喜马拉雅地带,藏族文化根本不是来源于印度,尽管受到印度的文化影响较大。吐蕃的历史是构筑在象雄文化的历史中的,并且深深传承着象雄本土文化。昌盛而发达的象雄文化又通过古代通道将文化传向欧亚,象雄文明早已通过陆路传递到印度,曾经深深影响着古印度的文化。关于上述两种文化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通过青海省的欧亚大陆平原通道进人西藏中部或许一直延伸到后藏;另一条进入克什米尔和斯皮蒂。研究象雄文化启示我们:研究西藏文化乃至亚洲文化不能从某一时代的切面开始,要在文化发展的自身过程中认知文化源头,确立文化自信。
三、象雄文化的价值
(一)有助于理解多民族国家生成的内在必然性,澄清人们对于“吐蕃代表古代西藏地方政权”的误解
象雄文化是西藏的本土文化,是亚洲文明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今西藏阿里札达县出土的距今1800年的汉魏铭文锦以及上面的“王侯”文字,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象雄古商道作为“丝绸之路”的部分至少在1800年前便为中原与亚欧的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目前的考古发现至少早在吐蕃与唐朝建立关系之前,象雄国就与隋唐建立了深远而悠久的关系,将中原与藏民族的文化、经济、政治关系向前推进到了比吐蕃更早的年代。一枚目前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年代大致属于隋至唐早期的铜质印章“招慰羊同及吐蕃使印”,可以说明在当时西藏地区同时存在“羊同”、“吐蕃”两个政权,并与中原政权都有过密切的往来。此印应为当时中原政权(隋唐王朝)对上述两个西藏政权派出招安、慰问的使节所佩戴,表明其官方身份,前往两个地区政权进行外交活动。重要的是:在章的内容上“羊同(象雄)”,放在了“吐蕃”前面,从汉语言的用法上说明,羊同的地位是高于吐蕃的,证明了羊同的国势当时比吐蕃强大,很可能羊同早于吐蕃就与隋唐建立了关系。同时通过印章看到羊同与吐蕃同时存在,说明吐蕃此时已经崛起,脱离了象雄早期对其部落联盟的管辖,成为独立的国家政权。
(二)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提升涉藏工作国际话语权
研究象雄文化可以弥补西藏历史的空白。正是由于这段本土历史的断裂,导致今天对藏族历史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吐蕃开始的,与中原的关系也是从吐蕃开始的,藏族的起源也只能从山南的猿猴的传说去追寻,甚至导致本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源自印度的误解延续至今。这导致今天对于藏民族的文化、信仰传承造成了很深的本土疏离关系,使我们国家对于藏民族的宣传和管理出现了困惑和困难。这种民族文化、信仰话语权和解释权的缺失让藏汉和谐、让藏民族自身的本土认同感降低,给国家对藏区的管理和相关外宣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
(三)有助于凸显中华文化价值,弘扬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共融的和谐共同体,对于世界的影响也是和谐而包容的。象雄文化价值的重现从远古的时空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交融内聚找到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尤显精神主权大于领土主权的意义,更为中华民族今天的领土版图确认了历史沧桑变化的足迹。尤其是中华象雄文明再次重现我们的视野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不仅是中国藏族文化和信仰的根源,也影响着亚洲佛教精神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这段文明的重现打破了外来文化控制藏族居住区的历史谬误,更让藏民族找到了信仰的源头之一,为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佛教信仰话语权、解释权的回归找到了依据。
通过象雄文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文化区域和每一个民族都不是独自形成、孤立存在的,各种文化都经历过或经历着不同程度的互相影响、互相启迪和兼收并蓄。尊重各个民族及其文化自主性,而又彼此和谐共融正是人文精神与社会哲学的魅力所在,也是世界各国寻找的方向。象雄文明也为今天很多妄自尊大的民族和国家展现了一个几千年前就业已存在的文化智慧宝库,清晰地展现出多元文化交汇、多元种族和谐的历史轨迹。这些都是挖掘、重现和保护这段象雄文明,传承象雄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对外的一贯和谐包容的态度所在。
|
|
象雄文化 Call:010-8836281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1号院 心灵工坊 13601005026 E-mail:chenling66@vip.sohu.com |